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在城市拆迁上有哪些不同之处?


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在城市拆迁上存在诸多不同点,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土地所有权归属不同。国有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单位和个人只有使用权;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归农民集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其次,拆迁适用的法律不同。国有土地上房屋拆迁主要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该条例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个人的房屋,应当对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给予公平补偿。而集体土地拆迁则适用《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政策。集体土地征收要按照规定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涉及征收基本农田等特殊情况的,审批程序更为严格。 再者,补偿对象和标准不同。国有土地上房屋拆迁补偿对象是房屋所有权人,补偿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和临时安置的补偿、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等。补偿标准是不得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集体土地拆迁补偿对象既包括土地所有权人(农村集体组织),也包括土地上房屋等附着物的所有权人。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 最后,拆迁程序不同。国有土地上房屋拆迁一般要经过拟定征收补偿方案、组织论证、征求公众意见、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公布征收决定、进行房屋评估、签订补偿协议等程序。集体土地拆迁则要经过征地报批前的告知、确认、听证,征地审批,征地公告,征地补偿登记,制定和公布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实施补偿安置等程序。 总之,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在城市拆迁的各个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在面临拆迁时,一定要明确土地性质,依据相应的法律规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