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示假户口本骗钱是否触犯刑法?


在探讨出示假户口本骗钱是否触犯刑法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相关的法律概念。 “出示假户口本骗钱”这一行为,涉及到两个关键的法律点。首先是使用假户口本,这可能涉及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户口本属于国家机关制作、颁发的证件,伪造或者使用假户口本,就违反了这一法律规定。 其次,以骗钱为目的使用假户口本的行为,很可能构成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在司法实践中,判断出示假户口本骗钱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一方面要考量骗钱的数额,不同地区对于“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可能有所差异,一般由当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确定。另一方面,要考察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和具体的诈骗手段等情况。如果行为人故意使用假户口本,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处分财产,且骗得的财物达到了当地规定的诈骗罪数额标准,那么就构成诈骗罪。 综上所述,出示假户口本骗钱很可能触犯刑法,可能同时涉及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和诈骗罪。受害者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司法机关进行调查和处理,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