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附条件的民事行为是否有效?

我和别人做了一个约定,这个约定要等某个条件达成了才生效。现在我有点担心,不知道这种附条件的民事行为到底有没有法律效力,要是最后条件达成了,对方不认账可咋办,所以想了解下法律上是怎么规定这种情况的。
展开 view-more
  • #附条件行为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附条件的民事行为是否有效,需要依据具体情况,结合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 首先,咱们要了解什么是附条件的民事行为。简单来说,就是在民事行为中设定一定的条件,并且把这个条件的成就与否作为民事行为效力发生或者消灭的依据。比如说,甲和乙约定,如果甲今年通过了职业资格考试,乙就送甲一台电脑。这里“甲今年通过职业资格考试”就是所附的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这意味着,只要这种附条件的行为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等,一般就是有效的。就像上面甲和乙的例子,如果甲真的通过了考试,乙送电脑这个行为就生效,乙就应该履行承诺。 不过,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经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乙为了不送电脑,故意去干扰甲考试,导致甲没能通过,那么法律上就会视为甲通过了考试,乙还是要送电脑。所以,一般情况下附条件的民事行为是有效的,但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同时也受到法律的监督和约束,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