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货币资金的作假方式有哪些?

我是一家公司的普通员工,最近感觉公司财务方面有些不对劲,怀疑可能存在货币资金作假的情况。我想了解一下货币资金常见的作假方式有哪些,这样我也能心里有数,看看公司是不是真有问题。
展开 view-more
  • #货币资金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货币资金是企业流动性最强、控制风险最高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常见的货币资金作假方式及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是现金业务作假。一种常见方式是隐瞒现金收入,将取得的收入不入账,从而形成“小金库”,供个人或小团体使用。例如,企业销售商品收取现金后,不记录在现金日记账中。还有虚列现金支出,通过伪造、涂改凭证等手段,虚构业务支出套取现金。比如,伪造员工工资表,多列工资支出,将多余现金据为己有。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九条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资料进行会计核算。现金业务作假明显违反了这一规定。 其次是银行存款作假。有的企业会出借银行账户,为其他单位或个人进行转账套现,以获取好处费。比如,企业将自己的银行账户提供给关联方,帮助其转移资金。还有编制虚假的银行对账单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掩盖银行存款的真实情况。例如,故意篡改银行对账单上的收支金额,使银行存款余额与账面余额相符。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一规定,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编制虚假银行对账单等行为可能涉及隐匿、故意销毁会计资料的犯罪。 另外,其他货币资金也可能被作假。例如,外埠存款被挪作他用,企业将汇往外地采购专户的资金用于其他非采购用途。或者利用银行汇票、本票等进行诈骗活动,虚构交易,骗取银行资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有下列票据欺诈行为之一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伪造、变造票据的;(二)故意使用伪造、变造的票据的;(三)签发空头支票或者故意签发与其预留的本名签名式样或者印鉴不符的支票,骗取财物的等。利用票据进行货币资金作假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总之,货币资金作假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损害了企业和投资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企业和相关人员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范会计核算,杜绝货币资金作假行为。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