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执行拒付后有什么办法可以解除?
法院已经对我下达了强制执行通知,但我暂时实在没能力支付。现在一直拖着没付,我想知道之后有什么办法能解除强制执行啊,会不会一直影响我的生活?
展开


当面临强制执行且拒付的情况时,要想解除强制执行,我们可以从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两方面来了解。 首先,我们得明白强制执行是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执行文书的规定,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如果在强制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拒付,这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 那么,要解除强制执行,有几种常见的办法。一是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也就是说,你和要求你付款的那一方商量,看看能不能制定一个新的还款计划,比如分期还款等。一旦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并得到法院的认可,法院可以裁定中止执行。这在《民事诉讼法》中有相关规定,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二是履行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如果你有了足够的资金,按照判决或裁定的要求,足额支付了应付款项,那么强制执行自然就会解除。法院在确认你已经履行义务后,会作出终结执行的裁定。 另外,如果存在法院执行错误的情况,比如执行的法律文书本身有误等,你可以通过申诉等途径,要求法院撤销强制执行的相关裁定,从而解除强制执行。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需要有充分的证据来证明执行存在错误。总之,在面临强制执行时,积极与法院和申请执行人沟通,寻找合适的解决办法才是正确的选择。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