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行为属于犯了诈骗罪?
我之前遇到有人找我借钱,说做生意周转,结果后来发现他根本没做生意,钱也不还我了。我怀疑他骗 我,但又不确定这算不算是诈骗。我想知道,在法律上,什么样的行为就是犯了诈骗罪呢?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下面为你详细介绍构成诈骗罪的行为特征以及相关法律规定。
首先,诈骗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也就是说,行为人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归还骗取的财物,而是想将其据为己有。比如张三编造自己得了重病急需钱治疗的谎言,向李四借钱,实际上张三并没有生病,借钱就是为了自己挥霍,这就体现了非法占有的目的。
其次,在客观行为上,行为人要实施了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行为。虚构事实是指编造根本不存在的事情,比如王五声称自己有一个稳赚不赔的投资项目,吸引赵六投资,实际上根本没有这个项目。隐瞒真相则是指故意不透露真实情况,像孙七把一辆出过严重事故的二手车,隐瞒事故情况卖给周八。
最后,骗取的财物要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