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为属于走私行为?
走私行为是指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境或者限制进出境的货物、物品或者依法应当缴纳税款的货物、物品进出境的行为。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常见的走私行为类型:
首先是通关走私,指通过设立海关的地点,以藏匿、伪装、瞒报、伪报或者其他手法逃避海关监管,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或者限制进出境的货物、物品或者依法应当缴纳税款的货物、物品进出境的行为。例如,某商家在申报进口商品时,故意低报货物的价值,以少缴关税,这就属于通关走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八十二条规定,违反本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逃避海关监管,偷逃应纳税款、逃避国家有关进出境的禁止性或者限制性管理,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或者限制进出境货物、物品或者依法应当缴纳税款的货物、物品进出境的,是走私行为。
其次是绕关走私,即未经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机关批准,从未设立海关的地点运输、携带国家禁止或者限制进出境的货物、物品或者依法应当缴纳税款的货物、物品进出境的行为。比如,一些不法分子在边境地区未设海关的地段,偷偷将大量电子产品运入国内,这就构成绕关走私。同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第八十二条规定,这种行为也属于走私。
还有后续走私,指进口货物、物品的收货人、发货人或者他们的代理人,违反海关法规,擅自销售海关监管货物或者物品的行为。例如,企业进口 保税货物后,未经海关许可且未补缴应缴税款,就将货物在国内市场销售,这就是后续走私的一种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第七条规定,未经海关许可,擅自将海关监管货物开拆、提取、交付、发运、调换、改装、抵押、质押、留置、转让、更换标记、移作他用或者进行其他处置的,属于走私行为。
另外,间接走私,也称准走私,是指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国家禁止进口物品的,或者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其他货物、物品,数额较大的;以及在内海、领海、界河、界湖运输、收购、贩卖国家禁止进出口物品的,或者运输、收购、贩卖国家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数额较大,没有合法证明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国家禁止进口物品的,或者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其他货物、物品,数额较大的;在内海、领海、界河、界湖运输、收购、贩卖国家禁止进出口物品的,或者运输、收购、贩卖国家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数额较大,没有合法证明的,以走私罪论处。
总之,走私行为严重损害国家利益,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在日常的经济活动中,我们应当严格遵守海关法规,合法经营。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7个最新问题
下班途中自己摔伤是否可以认定为工伤?
电信诈骗如何退U(这里的U可能指的是被骗的钱款吧,是不是想问电信诈骗后被骗的钱如何退回 ?)
欠了银行167万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佩戴助听器考驾照需要什么证明吗?
订制家具要求付全款是否违法?
公安机关立案的都会留案底吗?
依法应当追诉是什么意思?
办理低保真的不能有存款吗?
五险一金如何进行代缴?
离婚案件提起反诉会有什么后果?
单一法律行为会产生多重效力吗?
在足浴店洗木桶浴算卖淫嫖娼吗?
拉蔬菜上高速要交高速费吗?
工伤鉴定标准尺度是否放宽了?
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有什么区别?
以夫妻共有房产抵押,房屋能否变卖执行离婚?
租房给了定金多久不签合同算违约?
已为您展示了 17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