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为算贪污行为?
我在一家国企工作,最近发现公司里有些领导的行为有点可疑,感觉像是在贪污,但又不太确定。我想知道在法律上,哪些行为是明确被认定为贪污行为的呢?了解这些可以让我判断清楚情况,也能保护自己不卷入类似违法事件。
展开


贪污行为在法律上有着明确的界定。简单来说,贪污就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首先,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 其次,必须有利用职务便利的情节。所谓利用职务便利,就是利用自己职务范围内主管、管理、经手公共财物的权力和地位所形成的便利条件。比如,财务人员利用自己掌管公司资金的职务便利,将公司的公款据为己有,这就是典型的利用职务便利进行贪污。 从行为方式上看,常见的贪污行为包括侵吞、窃取、骗取等。侵吞是指将自己合法管理、使用的公共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例如,单位的仓库管理员将自己管理的物资偷偷拿出去卖掉获利。窃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监守自盗”,像银行的工作人员利用自己的工作便利,偷偷拿走银行金库的现金。骗取则是用欺骗的方法获取公共财物,比如虚报费用、假造账目等手段骗取公款。 此外,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规定,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 贪污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一旦被认定为贪污,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根据贪污数额和情节轻重,规定了不同档次的刑罚,从拘役到无期徒刑甚至死刑不等。所以,无论是国家工作人员还是受委托管理国有财产的人员,都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杜绝贪污行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