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我在打民事官司,听说有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但不太清楚这到底是什么。我想知道这种强制措施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在什么情况下会被使用,对我参与的这场民事诉讼有什么影响,希望能有专业的解释。
展开


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指的是在民事诉讼里,人民法院为保证诉讼活动正常进行,对实施妨害诉讼秩序行为的人采取的强制手段。简单来说,就是有人在打官司的过程中捣乱,影响了正常的诉讼流程,法院就会采取措施来制止这种行为。 在民事诉讼里,正常的秩序是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让法院能够公正高效审理案件的基础。要是有人故意破坏这个秩序,比如作伪证、扰乱法庭纪律等,就会对诉讼的正常进行造成妨碍。所以,为了保证诉讼活动顺利开展,法律规定了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里对这些强制措施有明确规定。该法规定了以下几种常见的强制措施:一是拘传,就是法院强制被告到庭参加诉讼。如果被告经过两次传票传唤,没有正当理由却拒不到庭,法院就可以采取拘传措施。二是训诫,这是法院对实施了轻微妨害诉讼行为的人进行批评教育,指出其行为错误,并要求其改正。三是责令退出法庭,当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违反法庭规则,情节比较轻的时候,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可以责令其退出法庭。四是罚款,法院强制实施妨害诉讼行为的人交纳一定数额的金钱。对于个人的罚款金额,是人民币十万元以下;对于单位的罚款金额,是人民币五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五是拘留,法院对实施严重妨害诉讼行为的人,在一定期间内限制其人身自由,拘留的期限是十五日以下。 这些强制措施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排除妨害,让诉讼活动能够正常进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教育行为人,让他们遵守诉讼秩序,同时对其他可能实施妨害行为的人起到威慑作用。总之,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是保障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