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条件合同的附条件指的是什么?


在法律领域中,附条件合同是一种特殊的合同类型,理解附条件合同的附条件是什么,对于正确认识合同的效力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附条件合同的定义。附条件合同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特别规定一定的条件,以条件是否成就来决定合同效力的发生或消灭的合同。这里所说的“附条件”,就是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某种特定事实,它作为合同效力产生或消灭的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这就从法律层面为附条件合同的附条件提供了依据。 附条件可以分为生效条件和解除条件。生效条件也称为延缓条件,是指合同效力的发生取决于所附条件的成就。也就是说,在条件成就之前,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暂时不发生效力。只有当所附条件成就时,合同才开始生效,当事人才需要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例如,甲和乙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合同中约定如果甲在一个月内成功办理好银行贷款,合同就生效。这里“甲在一个月内成功办理好银行贷款”就是生效条件。如果甲在一个月内办好了贷款,那么合同就生效,双方都要履行合同;如果甲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办好贷款,合同就不生效。 解除条件则是指已经生效的合同,当所附条件成就时,合同的效力就消灭。比如,丙和丁签订了一份租赁合同,合同约定如果丁在租赁期间考上了研究生,租赁合同就解除。这里“丁在租赁期间考上了研究生”就是解除条件。一旦丁考上了研究生,租赁合同就失去效力,双方的租赁关系终止。 此外,附条件还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一是条件必须是将来发生的事实,已经发生的事实不能作为条件。二是条件必须是不确定的事实,即是否会发生是无法预先肯定的。如果是必然会发生或者必然不会发生的事实,就不能作为条件。三是条件必须是当事人约定的事实,而不是法律规定的事实。四是条件必须是合法的事实,违反法律规定或公序良俗的事实不能作为条件。 总之,附条件合同的附条件是合同当事人约定的、影响合同效力的特定事实,它对于合同的生效、履行和终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签订附条件合同时,当事人应当明确所附条件的具体内容和性质,以避免日后可能出现的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