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遗嘱属于无效遗嘱?
我家里老人想立遗嘱分配财产,我担心遗嘱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无效,到时候又引发家庭纠纷。所以想了解下,在法律上,哪些遗嘱是属于无效遗嘱的呢?这样也好让老人立遗嘱时避免这些情况。
展开


在法律中,遗嘱是遗嘱人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处分个人财产或其他事务,并于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但并不是所有的遗嘱都是有效的,以下几种遗嘱通常属于无效遗嘱。 首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缺乏对遗嘱行为的理解和判断能力,无法真实表达自己的意愿。例如,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时所立的遗嘱就是无效的。 其次,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必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如果遗嘱人是在受到他人的欺诈、胁迫的情况下订立遗嘱,那么该遗嘱并不能反映遗嘱人的真实意愿。《民法典》也明确保障遗嘱应当体现遗嘱人的真实想法,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违背了这一原则,所以是无效的。 再者,伪造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根本不是遗嘱人的意思表示,是他人假冒遗嘱人的名义所立的遗嘱,不具备遗嘱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根据法律规定,这种虚假的遗嘱自然不能产生法律效力。 还有,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如果遗嘱在订立后被他人篡改,那么被篡改的部分就不能代表遗嘱人的真实意愿,只有未被篡改的部分才可能是有效的。 另外,遗嘱处分了属于国家、集体或他人所有的财产,该部分内容无效。遗嘱人只能处分自己的个人合法财产,如果遗嘱中涉及处分他人财产的部分,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总之,了解哪些遗嘱属于无效遗嘱,对于保障遗嘱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无论是遗嘱人还是继承人,都应该遵循法律规定,确保遗嘱能够真实、合法地体现遗嘱人的意愿。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