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有财产都有哪些?


夫妻共有财产,简单来说,就是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拥有的财产。在处理涉及财产分割等问题时,明确夫妻共有财产的范围非常重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首先是工资、奖金、劳务报酬。这指的是夫妻双方在工作中获得的各种收入。比如,丈夫是公司职员,每月拿到的工资,以及因为业绩好获得的奖金;妻子是自由职业者,通过提供劳务所取得的报酬等,都属于夫妻共有财产。 其次是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生产方面,假如夫妻共同经营一家小商店,商店的盈利就属于夫妻共有财产。经营活动中,无论夫妻哪一方主要负责,所产生的收益都归双方共同所有。投资收益也同理,像夫妻用共同的积蓄购买股票,所获得的股息、红利等,都属于共有财产。 知识产权的收益也是夫妻共有财产的一部分。如果夫妻一方在婚姻期间创作了作品,获得了版权费等收益,那么这部分收益也属于夫妻共同所有。不过要注意,这里的收益是指实际取得或者已经明确可以取得的财产性收益。 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一般情况下也属于夫妻共有财产。但有一个例外,就是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比如,男方的父母在遗嘱中写明某套房子只留给男方,那么这套房子就不属于夫妻共有财产。 最后,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这是一个兜底条款,实际生活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财产形式,具体的认定要根据法律和相关司法解释来判断。例如,一些特殊的福利分房、住房补贴等,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也可能被认定为夫妻共有财产。 了解夫妻共有财产的范围,对于维护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在婚姻生活中,如果涉及到财产的处理、分割等问题,一定要依据法律规定来进行,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