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不能强制履行的债务?
我在和别人的债务往来中,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债务是不能强制履行的。我担心遇到这类债务会影响我的权益,想了解下具体包括哪些情况,在法律上是怎么界定不能强制履行的债务的。
展开


不能强制履行的债务指的是,当一方不履行债务时,另一方不能通过法律强制手段要求对方履行该债务的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请求履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 (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 (三)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请求履行。 首先,“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法律上不能履行,比如债务产生后,相关法律法规发生变化,使得债务履行变为违法的情况。例如,原来签订了一份买卖某种野生动物制品的合同,后来该野生动物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对象,买卖其制品变为违法行为,此时这个债务就属于法律上不能履行。事实上不能履行,是指基于客观事实导致债务无法履行。比如合同约定交付特定的一幅古画,但这幅古画已经被烧毁,客观上已经不存在,也就无法交付。 其次,“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通常是指与人身密切相关的债务,比如基于信任关系的委托合同,像请某知名画家为自己画一幅肖像画,如果画家拒绝履行,不能强制其履行,因为绘画是具有很强人身属性的行为。履行费用过高,比如在运输合同中,货物因为特殊原因被运到了距离目的地非常遥远的地方,若要强制将货物运到目的地,运输成本远远超过货物本身的价值,此时就属于履行费用过高的情况。 最后,“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请求履行”。如果债权人在合理的时间内没有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过了这个合理期限后,就不能再强制要求债务人履行。例如,甲和乙约定乙在某个日期前交付一批货物,但是甲在约定日期过后很长时间都没有要求乙交付,等过了很久才要求乙履行,这种情况下可能就不能强制乙履行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