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立法法修改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亮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是规范国家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动、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的基本法律。2023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以下为您介绍本次修改的主要内容和亮点。
一、总则体现新思想新精神
总则部分的修改明确了立法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并且贯彻新发展理念。这是对立法工作指导思想的进一步明确和丰富,确保立法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三条规定,立法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保障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完善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相衔接
修改后的立法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根据改革发展的需要,决定就特定事项授权在规定期限和范围内暂时调整或者暂时停止适用法律的部分规定。这一规定为改革先行先试提供了法律依据,使立法能够更好地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实现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的有机统一。比如在一些新兴领域的改革试点中,就可以依据这一规定进行法律的暂时调整,待 实践成熟后再完善相关法律。
三、加强合宪性审查制度机制
明确法律案起草和审议过程中的合宪性审查要求,规定备案审查工作中的合宪性审查。合宪性审查是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的重要制度安排。通过加强合宪性审查,确保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符合宪法规定,保障国家法治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这就为合宪性审查提供了明确的效力层级依据。
四、完善地方立法权限和范围
扩大设区的市的立法权限,增加了“基层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两项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的事项。这使得地方立法能够更好地适应地方治理的实际需求,解决地方发展中的具体问题,提高地方治理的法治化水平。设区的市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针对基层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法规和规章。
五、完善备案审查制度
完善主动审查、专项审查等规定,建立健全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备案审查是保障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合法有效的重要制度。通过完善备案审查制度,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与上位法相抵触或者不适当的规范性文件,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和法制尊严。《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可以对报送备案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进行主动审查,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专项审查。
这次立法法的修改,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对于进一步完善立法体制机制,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8个最新问题
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中,是否可以主张车上人员责任险赔偿?
独生子女去世父母财产继承权受到侵犯可以起诉处理吗
私宰猪肉非法经营金额认定标准是什么?
外国人在哪些情形下不准出境?
不能抵扣的增值税是否要计入成本?
成人更改姓名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立案后嫌疑人什么时候会到案?
单位不给员工缴纳社保该怎么举报?
辅警和协警一样吗?
报案需要带身份证吗?
夫妻关系中故意伤害致轻伤会怎么判刑?
微信涉案流水五万会怎么 量刑?
咨询离婚律师费用一般是多少钱?
农业种植户雇佣工人的工资是否需要申报个税?
签了五年的独家演艺经纪合同可以退吗?
被人敲诈勒索要怎么办?
医疗过错司法鉴定听证会是否需要举行?
刑事谅解书应该什么时候交?
已为您展示了 18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