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我国的法的渊源由什么构成?

我一直不太明白我国法的渊源到底是怎么构成的。平时听说法律有很多种表现形式,像法律、法规啥的,但它们具体是怎么划分和构成法的渊源的,我心里没底。想了解下我国法的渊源具体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它们之间有啥关系。
展开 view-more
  • #法的渊源
  • #宪法
  • #法律
  • #行政法规
  • #地方性法规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法的渊源,简单来说,就是法律的各种表现形式和来源。在我国,法的渊源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首先是宪法。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是国家的总章程,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等根本性问题。其他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中明确指出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其次是法律。这里的法律是狭义上的概念,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法律可以分为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基本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像《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再者是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它的效力低于宪法和法律,但是高于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就是行政法规。 还有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 另外,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也是法的渊源。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最后,规章也是法的渊源之一。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部门规章是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地方政府规章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