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对预备犯比照既遂犯是什么意思?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时,看到‘对预备犯比照既遂犯’这个说法,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我想知道这里的比照是怎么个比法,是在量刑上比照吗?能详细说说这里面的法律逻辑和具体操作吗?
展开 view-more
  • #预备犯量刑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理解“对预备犯比照既遂犯”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预备犯和既遂犯的概念。 预备犯是指那些为了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人。比如说,张三为了盗窃银行,提前购买了撬锁工具,还多次到银行踩点,了解银行的安保情况和营业时间等。然而,在他准备实施盗窃的前一天,因为被他人举报而被警方抓获,张三的这种情况就属于预备犯。 既遂犯则是指行为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例如,李四成功潜入他人家中,偷走了价值不菲的财物,此时李四的行为就构成了盗窃罪的既遂犯。 “对预备犯比照既遂犯”主要体现在量刑方面。我国《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意味着在对预备犯进行量刑时,要参考既遂犯的量刑标准。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预备犯虽然还没有实际实施犯罪行为,但他们已经有了犯罪的意图,并且为犯罪做了一定的准备,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不过,与既遂犯相比,预备犯毕竟还没有造成实际的危害结果,所以在量刑上可以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可以”意味着法官在量刑时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法官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预备犯所准备实施的犯罪的性质、犯罪预备行为的程度、行为人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原因等,来决定是否对预备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例如,如果预备犯所准备实施的是极其严重的犯罪,如故意杀人、绑架等,虽然是预备阶段,但法官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对较重的处罚;而如果预备犯所准备实施的犯罪情节较轻,且预备行为尚未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法官可能会对其免除处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