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派出所给当事人取保候审并让其出具谅解书意味着什么?

派出所让我取保候审,还让我出具谅解书,我不太懂这是怎么回事。我是涉及一个小纠纷被带到派出所的,现在这情况我心里没底,不知道这意味着啥,对我之后会有啥影响,想了解清楚。
展开 view-more
  • #取保候审
  • #谅解书作用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取保候审和谅解书这两个概念。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简单来说,就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提供了一定的保证(比如交纳保证金或者提供保证人)之后,暂时不被关押在看守所,而是可以在规定的范围内自由活动,但要遵守相关规定,等待司法机关进一步的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所以,派出所给当事人取保候审,可能是基于上述这些情形,认为当事人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 而谅解书,通常是指在刑事案件中,被害人或其家属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为表示谅解,并出具的书面文件。谅解书一般表明被害人一方愿意原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过错行为,这在司法实践中是一个重要的量刑情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 派出所让当事人出具谅解书,意味着案件可能进入到一个可以协商和化解矛盾的阶段。一方面,对于被害人来说,出具谅解书可能是基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家属的积极赔偿、诚恳道歉等行为,使得被害人愿意给予一定的谅解;另一方面,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而言,取得被害人的谅解书,在后续的量刑上可能会获得从轻处罚的机会。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取保候审并不意味着案件的终结,也不代表当事人一定不会被判刑;谅解书也只是一个量刑情节,并非可以完全免除刑事处罚。案件最终还是要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公正的裁决。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