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工资是什么意思?
我刚入职一家新公司,听老员工说公司会压工资。我不太明白这具体是什么意思,压工资合法吗?对我会有什么影响?想了解下相关法律上对压工资的定义和规定。
展开


压工资指的是用人单位在发放工资时,不按照正常的工资发放周期及时支付劳动者工资,而是延迟一段时间发放。比如说,正常应该每月 1 号发上个月工资,但用人单位却推迟到 15 号甚至更晚才发。 从法律角度来看,我国《劳动法》第五十条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这里的“按月支付”,就是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固定的日期,每月支付劳动者工资,保证劳动者能够及时获得劳动报酬,以维持正常的生活开销。 “压工资”这种行为如果违反了按月支付工资的规定,很可能就属于“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范畴。当然,如果是遇到不可抗力因素,如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导致用人单位无法按时支付工资,经与本单位工会协商一致,可以暂时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时间的最长限制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根据各地情况确定。除此之外,用人单位未经协商擅自压工资,就是违法行为。 压工资会给劳动者带来诸多不利影响。首先,影响劳动者的日常生活安排。劳动者依靠工资来支付房租、水电费、购买生活用品等,如果工资不能按时发放,会打乱他们的生活节奏,甚至可能导致生活陷入困境。其次,增加劳动者的心理压力。不确定工资何时能到账,会让劳动者产生焦虑和不安的情绪。最后,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劳动者的职业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如果劳动者长期面临工资被压的情况,可能会降低工作积极性,影响工作效率,进而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 如果劳动者遇到用人单位压工资的情况,应当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要求其按照法律规定按时支付工资。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