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认定对方被撞意味着什么?


首先,交警认定对方被撞,这是对事故发生时一个基本事实状态的判断。从法律层面来看,这是后续确定事故责任的一个重要基础信息。 在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相关的实施条例。根据该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当交警认定对方被撞后,接下来就需要进一步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如果是因为我方违反了交通规则,比如闯红灯、超速行驶、违规变道等行为导致对方被撞,那么根据过错责任原则,我方可能要承担主要或者全部责任。例如,《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机动车通过交叉路口,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过;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口时,应当减速慢行,并让行人和优先通行的车辆先行。若我方闯红灯导致对方被撞,那我方的过错明显,大概率要承担事故责任。 要是对方也存在一定的过错,比如对方在正常行驶中突然急刹车、车辆存在安全隐患等情况,那么双方可能会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责任划分一般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几种情况。 责任划分确定后,赔偿问题也就有了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在《民法典》施行前有效,现在适用《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赔偿金额。例如,若我方承担主要责任,那么对于对方的损失,我方可能要承担70% - 90%的赔偿责任;若双方是同等责任,则各自承担50%的赔偿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