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什么样的证据才会被采信,证据的三性是哪些?

我最近涉及一个民事纠纷案件,要向法院提交证据。但我不知道什么样的证据才能被法院认可和采信,也不清楚证据的三性具体是指什么。我担心提交的证据不符合要求,影响案件结果,想了解一下相关知识。
展开 view-more
  • #证据三性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诉讼中,证据的采信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案件的最终结果。那么,什么样的证据才会被法院采信呢?这就涉及到证据的“三性”,即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下面为你详细解释。 首先是真实性。这是指证据必须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伪造或虚构的。法院在审查证据时,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判断其真实性。比如,对于书证,会审查其是否为原件,是否有涂改、伪造的痕迹;对于证人证言,会考虑证人的可信度、记忆准确性等因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陈述,应当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审查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当事人拒绝陈述的,不影响人民法院根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这就强调了证据真实性的重要性,只有真实的证据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其次是合法性。合法性要求证据的收集和取得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如果证据的收集方式违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那么该证据很可能不会被法院采信。例如,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如偷拍、偷录侵犯他人隐私而取得的证据,通常是不被认可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零六条规定,对以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严重违背公序良俗的方法形成或者获取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所以,在收集证据时,一定要确保其合法性。 最后是关联性。关联性是指证据必须与案件的待证事实有一定的联系,能够对案件事实起到证明作用。也就是说,该证据能够直接或间接地证明案件中的某个事实或情节。如果证据与案件毫无关联,即使它是真实合法的,也不能作为本案的证据使用。例如,在一个合同纠纷案件中,与合同履行无关的其他交易记录就不具有关联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这些证据都需要与案件具有关联性,才能在诉讼中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只有同时具备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的证据,才有可能被法院采信。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应当围绕这“三性”来收集和提供证据,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