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会怎样?
我之前去医院看病,感觉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很不专业,后来病情也没好转。我怀疑医生在诊疗时没尽到与当时医疗水平相应的义务,我想知道这种情况下医生要承担什么责任,我又有哪些权益可以维护呢?
展开


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肩负着按照当时的医疗水平进行诊疗的责任。这一要求,其实就是说医生、护士等医疗人员在给患者看病、治疗的时候,得拿出和当下医疗技术、知识水平相匹配的专业能力来处理。比如,在面对一种常见疾病时,应该依据现有的临床指南和常规治疗方法来进行诊断和治疗。 从法律层面来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这就意味着,如果因为医务人员没有尽到应有的诊疗义务,导致患者身体受到伤害或者病情加重等损害后果,那么患者是有权利要求医疗机构给予赔偿的。 要判断医务人员是否尽到了相应的诊疗义务,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首先,会参考当时的医学发展状况,比如某种疾病在那个时候最新的治疗手段和认知程度。其次,还要看该地区的医疗条件,不同地区的医疗资源和技术水平可能存在差异。比如大城市的医院和偏远地区的医院,其所能达到的医疗水平是不一样的。 当患者认为医务人员存在未尽诊疗义务的情况时,通常需要通过医疗鉴定来确定。医疗鉴定会由专业的医学专家组成的鉴定小组进行,他们会根据病历、检查报告等相关资料,结合当时的医疗水平来判断医务人员是否存在过错。 一旦确定医务人员确实未尽到相应义务且导致了患者损害,患者可以要求医疗机构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如果造成残疾)、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患者可以先和医疗机构进行协商解决赔偿问题,如果协商不成,还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法律为患者在面对医务人员未尽诊疗义务的情况时提供了保障,但整个维权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要求。患者要注意收集和保存好相关的证据,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