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法的内容与主体定位是什么?
广告法是为了规范广告活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广告业的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经济秩序而制定的法律。下面将为你详细介绍广告法的内容与主体定位。
广告法的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广告活动的各个方面。从广告准则来看,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比如,广告中对商品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允诺等或者对服务的内容、提供者、形式、质量、价格、允诺等有表示的,应当准确、清楚、明白。这一规定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以下简称《广告法》)第四条和第八条。
同时,广告不得损害国家的尊严或者利益,泄露国家秘密;不得危害人身、财产安全,泄露个人隐私等。像一些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特殊商品的广告,还有更严格的规定。例如,药品广告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不得利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等。这依据的是《广告法》第十六条。
广告法还对广告活动的程序进行了规范。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之间在广告活动中应当依法订立书面合同。并且,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广告业务的承接登记、审核、档案管理制度。这是《广告法》第三十条和第三十四条的要求。
广告法中的主体主要包括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和 广告代言人。广告主是为推销商品或者服务,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广告主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比如,一家公司自己宣传自家产品,那么这家公司就是广告主,要确保宣传内容真实准确。这在《广告法》第二条中有明确规定。
广告经营者是接受委托提供广告设计、制作、代理服务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广告经营者在承接广告业务时,要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核,不得设计、制作、代理内容不符或者证明文件不全的广告。
广告发布者是为广告主或者广告主委托的广告经营者发布广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广告发布者同样要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查,查验有关证明文件,核对广告内容。比如电视台、网站等发布广告时,就需要承担相应的审查义务。
广告代言人是指广告主以外的,在广告中以自己的名义或者形象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广告代言人在广告中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应当依据事实,符合《广告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为其未使用过的商品或者未接受过的服务作推荐、证明。如果代言虚假广告,代言人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总之,广告法通过对广告内容和主体定位的规范,保障了广告市场的有序运行,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无论是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还是广告代言人,都应当严格遵守广告法的规定,共同营造一个健康、诚信的广告环境。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7个最新问题
如何确认是否已经解除劳动关系呢?
被辞退时,补偿标准到底是n+1还是2n+1呢?
公司破产员工能拿到补偿吗
离婚立案后流程是怎样的?
结婚诈骗罪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每月社保增员能成功添加几个?
录音和聊天记录是否可以作为证据?
社保断交几个月后再续交会有影响吗?
银行卡借给别人转账需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离婚时出轨方的孩子抚养权会怎么判?
公司破产清算还能要到工资吗?
个人不得私自销毁物品,这是真的吗?
自愿收养需要写协议吗?
民事诉讼当事人阅卷权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南京租房提取公积金需要哪些材料?
第三人介入侵权情形下安全保障义务人的赔偿责任是怎样的?
雇佣、承揽和劳务关系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已为您展示了 17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