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动出口配额制?
我在学习国际贸易相关知识时,遇到了自动出口配额制这个概念,不太理解它到底是什么。我想知道它的定义、实施方式以及在实际贸易中有什么作用,希望能得到详细的解释。
展开


自动出口配额制,又被叫做自动限制出口,它是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之下,‘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内(一般是3 - 5年)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制。在限定的额度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额度则禁止出口。 从本质上来说,自动出口配额制是一种限制进口的手段。尽管从名称上看是出口方‘自动’进行限制,但实际上往往是在进口方的强大压力下被迫实施的。这和进口国单方面采取的进口配额制在本质上是类似的,都是为了保护本国相关产业,减少进口商品对本国市场的冲击。 在实施方式上,自动出口配额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协定的自动出口配额,也就是由进出口双方通过谈判签订‘自限协定’或‘有秩序销售协定’。在协定中会详细规定有效期内某些商品的出口配额,出口国需要根据此配额实行出口许可证或者出口配额签证制,自行限制这些商品的出口。另一种是非协定的自动出口配额,即出口国并没有受到国际协定的约束,而是在进口国的压力下,自行单方面规定出口配额,限制商品出口。 从法律依据来看,在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则体系下,虽然原则上禁止使用数量限制措施,但对于自动出口配额制并没有完全禁止。不过,成员方需要确保其实施符合WTO的相关规则和纪律,比如要遵循非歧视原则等。 在实际的国际贸易中,自动出口配额制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进口国而言,它能够保护本国的产业和就业。通过限制进口商品的数量,可以减少国外商品的竞争,为本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对于出口国来说,自动出口配额制虽然限制了出口数量,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进口国采取更严厉的贸易保护措施,同时也可以促使出口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