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摊面积是什么意思?
我买房子的时候,合同里提到了公摊面积,我不太明白这到底是什么。我想知道公摊面积具体包含哪些部分,它对房价和我的实际使用面积有什么影响呢?
展开


公摊面积指的是由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所有的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简单来说,就是在买房时,除了自己家套内的面积之外,还需要分摊一些公共区域的面积。 要深入了解公摊面积,得先明白它包含哪些部分。根据相关规定,公摊面积主要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另外,还包括套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以水平投影面积一半的建筑面积。 公摊面积的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这些公共区域是保障整个小区或者大楼正常运转和居民正常生活所必需的。比如电梯井,如果没有电梯井,高层住宅的居民上下楼就会非常不方便;公共门厅是居民进出的必经之路,也是消防通道的一部分。 公摊面积对于购房者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体现在房价上,我们购买房子时,房价通常是按照建筑面积来计算的,而建筑面积就等于套内建筑面积加上公摊面积。这意味着,公摊面积越大,我们需要支付的购房款也就越多。其次,公摊面积会影响到实际使用面积。同样一套房子,如果公摊面积较大,那么套内的实际使用面积就会相对较小。 在《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等相关规定中,对于公摊面积的计算和分摊原则都有明确的规定。开发商在销售房屋时,必须向购房者明示公摊面积的具体情况,包括公摊面积的大小、分摊的部位等。购房者也有权要求开发商提供相关的计算依据和资料。这样可以保障购房者的知情权,避免在购房过程中因为公摊面积的问题产生纠纷。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