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司解散应当成立清算组是什么意思?


在了解“对公司解散应当成立清算组”的含义之前,我们先来解释一下公司清算的概念。公司清算是指公司在面临解散等情况时,对其资产、负债等进行全面清理和处理的过程,目的是终结公司现存的各种法律关系,合理分配公司剩余财产,保护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当公司决定解散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公司因本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一)项、第(二)项、第(四)项、第(五)项规定而解散的,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开始清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该申请,并及时组织清算组进行清算。 那么成立清算组有什么作用呢?简单来说,清算组就像是公司解散过程中的“管家”。它负责接管公司的财产,对公司的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和登记,确保公司财产的安全和完整。同时,清算组要清理公司的债权债务,通知债权人申报债权,处理公司未了结的业务。比如,如果公司还有未完成的合同,清算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继续履行还是终止合同,并处理相应的法律后果。 在清算过程中,清算组还要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制定清算方案。清算方案需要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在支付清算费用、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公司债务后,清算组还要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分配剩余财产。 总之,公司解散时成立清算组是法律规定的必要程序,它有助于保障公司解散过程的合法、有序进行,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如果不按照规定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可能会导致公司股东等相关人员承担法律责任。所以,当公司面临解散时,一定要重视清算组的成立和清算工作的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