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合同概括转让?


合同概括转让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将其合同权利和义务一并转移给第三人,由该第三人概括地继受这些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行为。简单来说,就是原本在合同里的一方,把自己在合同中的所有权利和责任都交给了另一个人。 合同概括转让有两种主要情形。一种是意定概括转让,也就是基于当事人之间的约定而发生的合同权利义务的转移。例如,甲和乙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之后甲和丙约定,甲把自己在这份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都转让给丙,并且经过了乙的同意,这就是意定概括转让。另一种是法定概括转让,它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产生的合同权利义务的转移。像企业的合并分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十七条规定,法人合并的,其权利和义务由合并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法人分立的,其权利和义务由分立后的法人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但是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合同概括转让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转让的合同必须是合法有效的合同,无效的合同不存在转让的问题。其次,意定概括转让必须经过对方当事人的同意。因为合同是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约定,一方要把权利义务转让给别人,自然要经过对方的认可。而法定概括转让则不需要经过对方当事人的同意,是依据法律规定直接发生的。 在合同概括转让之后,第三人就取得了原合同当事人的地位,享有原合同规定的权利,同时也承担原合同规定的义务。原合同当事人则脱离了合同关系。例如,在上述甲、乙、丙的例子中,丙取代甲成为合同的一方,甲不再承担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 合同概括转让还涉及到一些其他的法律后果。比如,从权利和从义务也会随着主权利和主义务的转让而转让。如果原合同有担保条款,那么担保权也会一并转让给受让人。同时,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可以向受让人主张。也就是说,如果乙对甲有一些抗辩理由,在合同概括转让给丙之后,乙同样可以向丙主张这些抗辩。 总之,合同概括转让是一种重要的法律制度,它对于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产生重大影响。在进行合同概括转让时,当事人应当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确保转让行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