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拘传的程序是什么?
我最近涉及一个官司,听说法院可能会采取拘传措施。我不太清楚拘传到底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法院拘传的具体程序是什么。万一我遇到这种情况,想提前了解清楚,避免自己不知所措,所以想问问相关的程序规定。
展开


法院拘传是指人民法院在法定情况下强制被告到庭的一种强制措施。下面为您详细介绍法院拘传的程序。 首先是拘传的适用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也就是说,拘传主要针对的是必须到庭的被告,并且要经过两次传票合法传唤,被告没有正当理由却拒绝到庭,法院才会考虑使用拘传措施。这里的必须到庭的被告,通常是指负有赡养、抚育、扶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的被告。 然后是拘传的审批程序。拘传必须经过院长批准。当案件承办人员认为需要对被告采取拘传措施时,要填写《拘传票》,详细说明被拘传人的基本情况、拘传的理由、法律依据等内容,然后报经院长审查批准。只有院长批准后,《拘传票》才能正式生效。 接着是拘传的执行。执行拘传的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在执行拘传时,执行人员应当向被拘传人出示《拘传票》,并责令其在《拘传票》上签名(盖章)、按指印。如果被拘传人抗拒拘传,执行人员可以使用戒具,强制其到案。 拘传后,法院会对被拘传人进行询问调查。询问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询问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并且应当保证被拘传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 最后,如果被拘传人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积极配合法院的工作,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提前解除拘传措施。如果被拘传人仍然拒绝配合,法院会依法进行处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