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中的辩护是什么,我国的辩护分哪几种?
在刑事诉讼中,辩护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针对控诉一方的指控而进行的论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减轻或免除罪责的反驳和辩解,以保护其合法权益的诉讼行为。简单来说,就是在刑事官司里,帮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说话,争取对他们有利的结果。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辩护制度做了详细规定,明确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辩护权。这是法律赋予他们的一项重要权利,目的是确保司法的公平公正,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
我国的辩护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自行辩护。这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己为自己进行辩护。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都有权自行辩护。例如,在法庭上,被告人可以自己向法官说明事情的经过,提出自己认为无罪或者罪轻的理由。这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现辩护权最直接的方式。
第二种是委托辩护。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通过与法律允许的人签订委托合同,由他人为自己作辩护。这里的他人可以是律师,也可以是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还可以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通常情况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优先选择律师作为辩护人,因为律师具有专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更好地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一般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就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 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第三种是指定辩护。指定辩护是当刑事案件进入审判阶段,在遇有法定情形时,人民法院指定辩护人为被告人进行的辩护。根据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也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这种指定辩护是为了保障那些因为特殊原因而无法自行委托辩护人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也能获得有效的法律帮助。
总之,这三种辩护方式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辩护体系,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婚后买的珠宝首饰离婚时属于女方吗
公司破产之后工资如何计算?
劳动者诉讼维权是否一定要经过仲裁?
外面半夜施工该怎么投诉?
夫妻一方过世后房产怎么分配?
离婚后前夫一直骚扰纠缠该怎么解决?
驾驶证扣了之后补换证该怎么办?
普通发票可以抵扣什么税?
一人在两地能享受安置房吗?
三人投了六万不做了本金是否要扣除?
俩人不结婚可以一起买房子吗?
婚前房产证怎么写女方名字合适?
未成年期间造成第三人人身或财产损害该如何赔偿?
完备让执行负百分之多少的责任?
国家对标准工作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私下自愿变更抚养权后能办理迁户口吗?
最高人民法院对于非固定居所到工作场所之间的路线是否属于“上下班途中”是如何答复的?
交通事故误工费的赔偿标准是多少?
民法典中破产重整融资是否会被认定为共益债务?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