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所得税负债是什么?
我在处理公司财务税务问题时,遇到了递延所得税负债这个概念。我不太明白它到底是什么,它在财务和税务上是怎么产生的,对企业又有什么影响呢?希望能得到专业的解答。
展开


递延所得税负债是一个在会计和税务领域中比较重要的概念。从通俗的角度来讲,它是因为税法规定和会计核算规定之间存在差异而产生的一种负债。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里,会计核算和税法在确认收入、费用等方面,可能会有不同的规定和时间要求。比如,会计上可能按照权责发生制来确认收入和费用,但税法可能会按照收付实现制。当会计上确认的应纳税所得额小于税法规定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就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计算未来期间应付所得税的金额,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简单理解就是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举个例子,企业有一项固定资产,会计上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而税法允许采用加速折旧法。在固定资产使用初期,税法上计提的折旧会比会计上多,这就使得会计利润大于税法利润。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后期税法计提的折旧会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就会增加,企业需要多缴纳所得税。那么前期少缴纳的这部分所得税,就形成了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存在,提醒企业在未来某个时间点,需要为前期因会计和税法差异少缴纳的所得税进行补缴。这有助于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未来的纳税义务,让财务报表使用者能更清晰地了解企业的税务负担。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