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赡养人?
我最近在处理一些家庭财产分配的事情,涉及到赡养相关问题。我不太清楚赡养人具体指的是谁,想知道在法律上赡养人的定义是什么,哪些人属于赡养人的范畴,希望能得到清晰的解答。
展开


赡养人在法律上是指对老年人在经济上提供供养、生活上给予照料和精神上予以慰藉的人。简单来说,赡养人就是有责任照顾、养活老人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对赡养人作出了明确规定。一般情况下,子女是父母的赡养人。这是基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和抚养教育的事实。比如,在父母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时,子女有义务支付必要的生活费,保障父母的衣食住行,像给父母提供住房、购买生活用品等。同时,子女还要关心父母的精神需求,不能让父母感到孤独寂寞,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他们。 除了子女外,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也是赡养人。这体现了法律对老年人权益的全面保障。例如,如果子女不幸离世,孙子女、外孙子女在自身有经济能力的情况下,就需要承担起照顾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责任。 赡养人的义务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放弃。如果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权通过法律途径要求赡养人支付赡养费、履行照料义务等。法律规定赡养人的目的在于保障老年人能够安享晚年,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以及社会的公序良俗。 在实际生活中,赡养的方式和内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协商和确定,但赡养人的责任是不可推卸的。无论是经济上的支持,还是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关怀,都是赡养人应尽的义务。只有这样,才能让老年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也有利于营造一个尊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