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变相传销?


变相传销是一种特殊的非法经营行为,它和传统传销在本质上都是欺诈活动,只不过在形式上更加隐蔽和多样化。传统传销大家比较熟悉,就是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以发展人数或销售业绩为依据计酬,或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以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非法牟取暴利。而变相传销则是在这些基本特征基础上,采用了更具迷惑性的手段。 根据《禁止传销条例》第七条规定,下列行为属于传销行为:一是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物质奖励和其他经济利益),牟取非法利益的;二是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三是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变相传销往往会披上合法的外衣,比如打着电子商务、消费返利、慈善互助、原始股投资等旗号。一些变相传销会承诺参与者高额回报,并且回报的来源不是正常的经营利润,而是新参与者投入的资金。还有的会营造一种“团队互助”“共同致富”的氛围,让参与者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降低警惕性。 例如,有些所谓的“消费返利”平台,宣称消费者在平台消费后,会在一定期限内全额返还消费金额,甚至还能获得额外的收益。这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参与,但实际上平台并没有真正的盈利模式,只是靠新用户的消费资金来支付老用户的返利,一旦没有足够的新用户加入,平台就会崩溃,参与者的资金也就血本无归。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识别变相传销要保持警惕,不要被高额回报所迷惑。如果遇到需要先交钱才能参与,或者靠拉人才能获利的项目,一定要仔细考察其合法性和真实性。同时,如果发现疑似变相传销的行为,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以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