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行政诉讼法证据法定是什么意思?

我最近涉及一个行政诉讼案件,对里面提到的‘行政诉讼法证据法定’不太理解。我想知道这具体是什么意思,在实际的行政诉讼中证据法定会有什么作用和影响呢?希望能有人给我解释一下。
展开 view-more
  • #行政诉讼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行政诉讼法证据法定是行政诉讼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简单来说,它指的是行政诉讼中的证据种类、证据的收集、审查以及运用等方面都必须严格依据法律规定进行。 从证据种类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三条明确规定了证据的种类,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意见、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这意味着在行政诉讼中,只有符合这些法定种类的材料才能作为证据使用。例如,在一个关于行政处罚的行政诉讼案件中,如果当事人提交的材料不属于上述法定证据种类,那么法院很可能不会将其作为证据采纳。 在证据的收集方面,法律也有严格的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时,应当遵循法定程序收集证据。以行政处罚为例,行政机关在进行调查取证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并且要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同时,行政机关不得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证据。如果行政机关违反法定程序收集证据,那么这些证据很可能会被法院排除,不能作为认定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 证据的审查和运用同样要遵循法定规则。法院在审理行政诉讼案件时,会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进行审查,判断其是否具有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特性的证据,才能被法院采信。例如,对于证人证言,法院会审查证人的身份、证人与案件当事人的关系以及证人作证的环境等因素,以确定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行政诉讼法证据法定的意义重大。它有助于保证行政诉讼的公正、公平进行,防止行政机关滥用权力,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通过法定的证据规则,可以规范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使法院能够准确地认定案件事实,作出公正的判决。同时,也能促使行政机关在日常工作中更加注重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收集和运用证据。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