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回转是什么意思?
我之前打赢了官司,法院强制执行让对方给我赔偿。但后来对方上诉,案子改判我输了。现在法院说要执行回转,我不太明白这是啥意思,它会对我有啥影响,是怎么操作的呢?
展开


执行回转,简单来说,就是在执行程序结束后,因为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依法撤销,法院将已经执行的财产返还给被执行人,让财产恢复到执行程序开始前的状态。 从法律概念角度来讲,执行回转是一种纠正执行错误的制度。在正常的执行过程中,法院依据已经生效的法律文书,强制被执行人履行义务,把财产交付给申请执行人。但如果之后发现这份法律文书有问题,比如经过再审程序被撤销了,那么就需要执行回转,以保障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40条规定:“执行完毕后,据以执行的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确有错误,被人民法院撤销的,对已被执行的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责令取得财产的人返还;拒不返还的,强制执行。”这就是执行回转的法律依据。 执行回转的发生需要满足一定条件。首先,执行程序已经结束。如果执行程序还在进行中,发现法律文书有问题,直接停止执行就可以,不需要执行回转。其次,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依法撤销。这里的法律文书包括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以及仲裁机构的裁决书、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等。只有这些法律文书被撤销了,才会启动执行回转程序。 执行回转的具体操作流程一般是这样的。法院会作出执行回转的裁定,责令取得财产的人返还财产。如果取得财产的人主动返还了,执行回转就顺利完成。如果拒不返还,法院会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比如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查封、扣押、拍卖被执行人的财产等,强制其返还财产。 对于申请执行人来说,执行回转可能会带来一些经济上的影响。因为之前已经取得的财产要返还回去,可能还需要承担执行回转过程中的一些费用。但这也是为了维护司法的公正和法律的权威,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正确的保护。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