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上所说的期待利益是指什么?
我在看民法典相关内容时,看到了期待利益这个词,不太明白它是什么意思。我想知道在法律上,期待利益具体是怎么定义的,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在实际的法律场景中是如何体现的呢?
展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语境下,期待利益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简单来说,期待利益就是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期望通过合同的履行所获得的利益,也就是如果合同能够顺利履行,当事人可以得到的那部分好处。 从法律层面理解,期待利益是一种未来的、可能实现的利益。它不是已经实际到手的利益,而是基于合同约定,当事人有理由相信在合同正常履行后能够得到的收益。比如说,甲和乙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甲把货物卖给乙,约定价格是10万元,而甲生产这批货物的成本是7万元。如果合同顺利履行,甲可以获得3万元的利润,这3万元就是甲在这个合同中的期待利益。 《民法典》为期待利益提供了相关的保障。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这里的赔偿损失就包括对期待利益的赔偿。也就是说,当一方违约导致另一方的期待利益无法实现时,违约方需要对受损方的期待利益进行赔偿。 在实际法律场景中,期待利益的计算和确定是一个关键问题。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合同的约定、市场行情、当事人的经营状况等。以房屋买卖合同为例,如果卖方违约不卖房了,而此时房价已经上涨,买方原本可以通过购买房屋并在合适的时候出售获得的增值收益就是期待利益。法院在判决赔偿时,会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卖方需要赔偿给买方的期待利益金额。 期待利益的存在和保护,对于维护合同的稳定性和公平性具有重要意义。它鼓励当事人积极履行合同,因为知道自己的合法期待能够得到法律的保障。同时,也对违约行为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违约方需要为自己的违约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赔偿对方的期待利益损失。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