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虚假破产罪?
我最近听说了虚假破产罪这个词,但不太清楚它具体是什么意思。我想知道在法律上,虚假破产罪是如何定义的,它包含哪些具体的行为表现呢?希望能得到详细的解答。
展开


虚假破产罪是一种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和债权人等相关方合法权益的犯罪行为。下面为您详细介绍虚假破产罪的概念以及相关法律规定。 首先,虚假破产罪是指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行为。简单来说,就是公司或企业明明没有到破产的地步,却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假装破产,从而损害债权人或其他人的利益。 这里的“隐匿财产”,是指将公司、企业的财产隐藏起来,不让债权人或者其他相关人员知道。例如,把公司的资金转到其他秘密账户,或者将贵重的设备偷偷转移到别的地方。“承担虚构的债务”,就是凭空编造一些根本不存在的债务。比如,伪造一些借款合同,假装公司欠了别人很多钱。“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则涵盖了除隐匿财产和承担虚构债务之外的其他不正当处理财产的方式,像不合理低价出售公司资产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二规定,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这一规定明确了虚假破产罪的刑事责任,旨在打击这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保护债权人等相关方的合法权益。 在司法实践中,判断是否构成虚假破产罪,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具体行为方式以及是否严重损害了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等因素。如果发现公司、企业存在虚假破产的嫌疑,债权人等相关利益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