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交所得税是什么?
我在处理财务报表时看到应交所得税这个项目,不太清楚它具体是什么意思。我想知道它的定义是什么,怎么计算,在企业财务和个人财务里有啥不同,对交税又有啥影响,希望能有人给我讲讲。
展开


应交所得税指的是企业按照国家税法规定,就其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需要向税务机关缴纳的一种税款。这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所得税税率计算得出的结果。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企业对国家的一种债务,是企业履行纳税义务的体现。 在计算应交所得税时,首先要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是在企业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按照税法规定进行调整得到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规定,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 - 不征税收入 - 免税收入 - 各项扣除 - 以前年度亏损。然后,用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就得到了应交所得税额。公式为:应交所得税 = 应纳税所得额 × 所得税税率。目前,一般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25%,但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等可能适用较低的税率。 对于个人而言,也存在应交所得税,也就是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式与企业所得税有所不同,它有不同的税率和扣除标准。例如,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