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网络犯罪司法解释是什么?

我在网上看到很多网络犯罪的案例,不太清楚对于网络犯罪,我国的司法解释是怎样规定的。比如网络诈骗、网络盗窃这些行为,在司法解释里是如何认定和量刑的呢?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详细内容。
展开 view-more
  • #网络犯罪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网络犯罪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实施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为了更好地打击网络犯罪,维护网络秩序和社会稳定,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网络犯罪的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进行了详细规定。电信网络诈骗是网络犯罪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它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犯罪行为。根据该意见,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这就为司法机关在办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时,提供了明确的定罪量刑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行为进行了界定。比如在网络上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就属于情节严重,可能构成诽谤罪。这一解释明确了网络言论自由的边界,防止有人利用网络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等作出了规定。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将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该解释明确了“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如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等。 这些司法解释对于准确认定网络犯罪行为,统一司法裁判尺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网络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