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回头背书以及回头背书有什么效力?


回头背书是一种特殊的票据背书形式。要理解回头背书,首先得明白什么是背书。背书简单来说,就是持票人在票据的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然后把票据权利转让给他人的一种票据行为。而回头背书呢,它是指以票据上的债务人为被背书人的背书。也就是说,在票据流转过程中,票据又回到了之前曾经是债务人的手中。 从实际例子来看,假如A签发票据给B,B背书转让给C,C又背书转让给A,这里A作为曾经的票据债务人,现在又成了被背书人,这就是回头背书的情况。 关于回头背书的效力,这要从不同角度来看。在一般的票据权利方面,回头背书的持票人仍然享有票据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的规定,只要票据本身符合法定的形式要件,背书连续,持票人就可以依据票据行使权利。这是因为票据具有无因性,它不依赖于基础关系的存在与否,只要票据形式合法,持票人就有权要求付款人支付票据金额。 然而,回头背书也有一些特殊之处。当持票人是出票人回头取得票据时,对其前手无追索权。这是为了避免循环追索,保障票据关系的稳定。例如上面例子中的A,如果他是出票人,当票据又回到他手中时,他就不能再向B、C等前手进行追索了。这是因为如果允许出票人回头追索,就会导致票据关系变得复杂,可能会出现循环追索的情况,不利于票据的正常流通和交易安全。 如果持票人是背书人回头取得票据,对其后手无追索权。还是用上面的例子,假如B回头取得了票据,那么他就不能再向C追索。这是因为B作为背书人,在将票据背书转让给C时,就已经对C及其后手承担了担保责任,当票据又回到他手中时,为了避免不合理的重复责任,法律规定他对其后手无追索权。 在实际的商业活动中,涉及回头背书时,交易各方都需要谨慎。因为回头背书可能会影响到持票人追索权的行使,所以在接受票据时,要仔细审查票据的流转情况,确认是否存在回头背书的情形。同时,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要提前做好防范措施,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