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减轻刑事责任能力?
我想了解减轻刑事责任能力到底是怎么回事。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人在犯罪时好像情况比较特殊,听说和减轻刑事责任能力有关。我就想知道,这具体是指什么情况,什么样的人算有减轻刑事责任能力,在法律上会有怎样的处理。
展开


减轻刑事责任能力,通俗来讲,就是指一个人虽然具备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但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其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相较于正常人有所减弱。这意味着在法律判定和量刑时,会考虑这些特殊情况,对其处罚可能会相对从轻。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有多种情况会被认定为减轻刑事责任能力。比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里的精神病人,他们因为精神方面的障碍,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完全清晰地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后果和意义,或者不能完全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法律给予了一定程度的从轻处理。 又比如,该法第十九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是因为他们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在接受教育、认知社会和了解行为后果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而导致其刑事责任能力有所降低。 此外,对于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未成年人正处于身心发育的过程中,他们的认知能力、心理成熟度和社会经验都还不够完善,所以法律对他们的处罚也会相对较轻,以体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法律对减轻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一方面是考虑到行为人的实际情况,做到罪责相适应;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法律的教育和改造功能。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