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行政法的根本法源是什么?

我在处理一些和行政相关的事务时,遇到了一些法律适用方面的困惑。想弄清楚行政法的根本法源到底是什么,这些法源在实际的行政事务中是如何起作用的,它们对行政行为和行政决策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展开 view-more
  • #行政法源
  • #宪法依据
  • #行政法规
  • #地方性法规
  • #规章作用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行政法的根本法源,就是行政法的来源,也就是行政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它是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解决行政争议的重要依据。 在中国,行政法的根本法源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等。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是行政法最重要的法源。宪法中关于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职权和活动原则等方面的规定,是行政法的基础和依据。例如,宪法规定了国务院的职权,这为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提供了宪法依据。 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效力仅次于宪法。法律中涉及行政管理的部分,是行政法的重要表现形式。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它对行政处罚的设定、实施机关、程序等方面作出了规定,是行政机关进行行政处罚的重要法律依据。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行政法规在行政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对法律进行细化和补充。例如,国务院制定的《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对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进行了具体规范。 地方性法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规可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本地区的行政管理事务作出规定。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它们在本民族自治地方具有法律效力,是行政法的重要补充。 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部门规章是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地方政府规章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规章在行政管理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对上位法进行细化和补充,规范具体的行政管理行为。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