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税的范围有哪些?


免税指的是按照税法规定免除全部应纳税款,是对某些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给予鼓励、扶持或照顾的特殊规定,是世界各国及各个税种普遍采用的一种税收优惠方式。下面为您详细介绍我国常见的免税范围。 首先是增值税的免税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这里的农业生产者,包括从事农业生产的单位和个人,自产农产品是指直接从事植物的种植、收割和动物的饲养、捕捞的单位和个人销售的注释所列的自产农业产品。此外,避孕药品和用具、古旧图书、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由残疾人的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以及销售的自己使用过的物品,也都属于增值税免税范围。 其次是企业所得税的免税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企业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国债利息收入;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另外,个人所得税也有相应的免税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保险赔款;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退役金;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等免征个人所得税。 消费税、关税等其他税种也都存在一定的免税范围。不过,免税政策可能会随着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的调整而发生变化。因此,纳税人需要及时关注最新的税收法规和政策,以确保正确享受免税待遇。如果对具体的免税政策有疑问,也可以咨询当地的税务机关,获取准确的信息和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