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两审终审制是什么意思?

我最近涉及到一个法律案件,听别人提到两审终审制,但我不太明白这具体是怎么回事。想了解一下两审终审制到底是什么意思,它在实际的法律案件中是如何操作的,对我们当事人会有哪些影响呢?
展开 view-more
  • #两审终审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两审终审制是我国诉讼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制度,它指的是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 具体来说,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作出的判决或裁定,如果当事人不服,或者人民检察院认为有错误,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或抗诉。上一级人民法院对上诉或抗诉案件进行审理后作出的判决或裁定,就是终审的判决或裁定,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能再上诉,人民检察院也不能按照上诉程序再抗诉。 这样做的好处是多方面的。从司法效率角度看,避免了案件久拖不决。假如一个案件可以无限制地进行上诉和审理,那么会耗费大量的司法资源,也会让当事人陷入漫长的诉讼过程中,增加当事人的时间和经济成本。从司法权威角度讲,终审判决具有确定性和稳定性,能够使法律关系尽快确定下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不过,两审终审制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案件,因为它是我国最高的审判机关,其作出的判决、裁定就是终审的判决、裁定,不存在上诉的问题。另外,如果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还可以通过审判监督程序来申请再审。但审判监督程序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审级,它是对已经生效的裁判进行纠错的一种特殊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条也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这些法律条文为两审终审制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