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房的土地形式是什么?
我分到了单位的福利房,但是不太清楚这房子下面的土地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是和普通商品房的土地形式一样吗?还是有特殊规定?我想了解一下福利房土地形式的具体情况,好让自己心里有底。
展开


福利房是单位给予职工的一种福利性质的住房。要了解福利房的土地形式,我们首先需要明白土地形式在我国法律上的基本分类。 在我国,土地性质主要分为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而从取得方式来讲,国有土地又可分为出让和划拨两种形式。出让土地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这种土地一般用于商业开发等,像常见的商品房大多是通过出让方式取得土地。 划拨土地则是指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划拨土地具有无偿性、无期限性和限制性等特点。 福利房的土地形式大多是划拨土地。单位通过划拨方式获得土地,然后在其上建设福利房分配给职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下列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确属必需的,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划拨:(一)国家机关用地和军事用地;(二)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三)国家重点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项目用地;(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用地。单位建设福利房一般符合公益事业用地等相关要求,所以常以划拨形式取得土地。 不过,也存在特殊情况。有些福利房可能在后续进行了土地性质的转变,比如补缴土地出让金后,土地形式从划拨变为出让。这时候房屋的产权性质等也可能会发生相应变化。如果福利房进行交易等行为,土地形式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以划拨土地上的福利房交易为例,可能需要补缴土地出让金等费用。所以,了解福利房的土地形式对于保障自身权益非常重要。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