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合同算什么资产?


在探讨租赁合同属于什么资产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相关的基本概念。资产,简单来说,就是企业或者个人拥有或者控制的、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从会计和法律的角度来看,租赁合同所涉及的资产属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对于承租人而言,根据新租赁准则,租赁合同通常会分为两种情况。如果是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承租人可以选择简化处理,不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这里的短期租赁,一般是指租赁期不超过 12 个月的租赁;低价值资产租赁,通常是指单项租赁资产为全新资产时价值较低的租赁。这种情况下,租金费用通常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按照直线法或其他系统合理的方法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除了上述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外,对于其他租赁,承租人应当在租赁期开始日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使用权资产是指承租人可在租赁期内使用租赁资产的权利。它类似于企业自己拥有的一项固定资产,只不过是通过租赁的方式获得了使用的权利。例如,企业租入了一间办公室用于日常办公,那么就拥有了在租赁期内使用这间办公室的权利,这个权利就可以确认为使用权资产。 从法律层面来看,租赁合同是一种合同关系,它赋予了承租人在一定期限内使用租赁物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受法律保护的,当出租方违反合同约定,不提供租赁物或者提供的租赁物不符合约定时,承租方有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零八条“出租人应当按照约定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并在租赁期限内保持租赁物符合约定的用途”等相关规定,要求出租方承担违约责任。 对于出租人来说,租赁资产仍然是其拥有的资产。在经营租赁中,出租人将资产出租给承租人使用,收取租金,租赁资产仍然在出租人的账面上作为固定资产核算。在融资租赁中,虽然租赁资产的所有权最终可能会转移给承租人,但在租赁期内,出租人也将其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等资产进行核算。例如,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21 号——租赁》的相关规定,出租人应当在租赁开始日,将租赁投资净额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 综上所述,租赁合同在不同情况下对应的资产属性不同。对于承租人可能会形成使用权资产等,而对于出租人则要根据租赁类型在账面上以不同的资产形式进行核算,并且整个租赁过程都受到相关法律的规范和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