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遵循什么法律?


离婚协议主要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首先,《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对协议离婚的条件和程序等作出明确规定。协议离婚要求双方必须是自愿达成离婚的意愿,而且要对子女抚养、财产分割以及债务处理等诸多问题协商一致才行。这就是说,不能有一方是被强迫或者在不自愿的情况下签署离婚协议,并且对于涉及到的这些重要问题,双方得有统一的意见。 其次,从程序方面来讲,要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同时提交身份证、结婚证、离婚协议书等相关材料。婚姻登记机关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只有审查合格了,才会予以登记并发给离婚证,此时离婚协议才开始生效。比如,如果离婚协议书里没有清晰明确地表达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或者对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约定不明确,登记机关可能就不会通过审查。 再者,离婚协议的内容不能违背公序良俗和法律的强制性条款。就拿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来说,应当依据法律规定的原则进行,像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等原则。对于子女抚养问题,法律规定了父母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和权利,离婚协议里关于子女抚养的约定必须要有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 另外,在法律原则上,协议离婚要遵循合法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平等原则等。合法原则就是要符合法律规定;自愿原则强调是双方自愿离婚;公平原则要求双方在离婚协议书中约定的权利与义务要公平合理;平等原则体现男女双方在协议离婚中是平等的民事主体。 相关法律条文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相关概念: 公序良俗:指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公共秩序就是社会的一般利益,善良风俗就是社会的一般道德观念。简单说,就是大家普遍认可和遵循的社会秩序和道德准则,离婚协议不能违反这些。 强制性条款:是法律规定的,当事人必须遵守,不能通过约定加以改变的条款 。比如法律规定要保障子女合法权益,这就是强制性的,离婚协议不能违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