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立案依据的是什么法律?
我最近对环保立案这方面挺关注的。自己身边有个小工厂,感觉它的排放好像不太对,但不确定这种情况能不能让相关部门对它环保立案。就想了解下,在我国,环保立案依据的是什么法律呀?是只要觉得有问题就能立案,还是有具体标准 ?
展开


环保立案的依据涉及多部法律法规。 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这部法律是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它确立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制度,为环保立案提供了基本框架。比如其中规定了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等内容,像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却拒不执行;或者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还拒不执行等行为 ,相关部门可依法处理,情节严重的会立案追究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也是重要依据。在环境污染领域,若存在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三吨以上的;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的等情形,公安可能会依据刑法相关规定立案侦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因为这些行为已经触犯刑法,构成犯罪。 此外,还有一些针对特定环境要素和污染类型的法律法规,也为环保立案提供依据。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这些法律对各自领域内的污染行为和立案标准等都有具体规定。总之,环保立案依据多部法律,是为了全面、有力地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