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做了哪些事需要进行仲裁?
我不太清楚在日常生活和工作里,到底做了什么样的事情会需要用到仲裁。比如是商业合作出问题,还是劳动方面的纠纷呢?我想了解一下具体涵盖哪些情况,心里好有个底。
展开


仲裁是一种解决争议的方式,它是指由双方当事人协议将争议提交(具有公认地位的)第三者,由该第三者对争议的是非曲直进行评判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以下为你详细介绍一般哪些事情需要仲裁: 首先是劳动争议方面。在劳动关系中,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诸如确认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问题的争议时,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上述劳动争议,适用本法。这主要是因为劳动仲裁可以较为高效、专业地处理劳动领域的纠纷,保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 其次是合同纠纷。在商业活动中,合同是常见的约定双方权利义务的文书。当合同双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出现争议,比如买卖合同中货物质量、交付时间、付款方式等方面的争议,租赁合同中租金支付、房屋维修等问题的争议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二条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前提是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了仲裁协议。这是因为仲裁具有灵活性、保密性等特点,更适合商业活动中高效解决纠纷的需求。 此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也可能涉及仲裁。例如知识产权领域,商标权、专利权等方面的侵权纠纷等,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也可以通过仲裁解决。仲裁在这些纠纷解决中能提供相对专业、中立的裁决,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