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纠纷标准处理流程不包括哪些?


在探讨医患纠纷标准处理流程不包括哪些内容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下医患纠纷的定义。医患纠纷指的是医方(医疗机构)与患方(患者或者患者近亲属)之间产生的纠纷,涵盖了医疗纠纷、医德医风纠纷、医疗收费纠纷等多种类型。 医患纠纷的标准处理流程一般包括医患双方协商解决、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那么,哪些是不包括在这个标准处理流程内的呢? 首先,暴力解决方式是不包括在标准处理流程内的。依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发生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可以通过双方自愿协商、申请人民调解、申请行政调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途径解决。而暴力解决不仅不能妥善解决问题,还可能会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甚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例如,患方聚众到医疗机构闹事、殴打医护人员等行为,可能会面临拘留、罚款等治安处罚;情节严重的,可能会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等刑事犯罪。 其次,非正规的中间调解机构介入也不在标准处理流程范围内。一些没有合法资质或者信誉不佳的所谓“调解机构”,可能会以调解为名,收取高额费用,却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在处理医患纠纷时,应该选择合法、正规的途径,如上述条例中规定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等。 再者,超出法律规定范围的赔偿要求和处理方式也不包括在标准流程内。医患双方在处理纠纷时,都应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来确定赔偿数额和处理方式。如果患方提出过高的、没有法律依据的赔偿要求,或者医方拒绝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合理赔偿和处理,都不符合标准处理流程。例如,对于医疗事故的赔偿,应该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规定,根据事故等级、患者的损害程度等因素来确定赔偿数额。 最后,故意隐瞒事实真相、伪造证据等不正当手段也不属于标准处理流程。无论是医方还是患方,都有义务如实提供与纠纷有关的情况和证据。如果一方故意隐瞒或伪造证据,可能会影响纠纷的公正处理,并且这种行为也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在民事诉讼中,伪造证据可能会面临罚款、拘留等处罚;情节严重的,可能会构成伪证罪。 总之,在处理医患纠纷时,医患双方都应该遵循合法、正规的标准处理流程,避免采取不恰当、不合法的方式,以确保纠纷能够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