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征收时农民该怎么办?
当农村土地被征收时,农民不用过于慌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首先,农民有权获得合理补偿。依据《土地管理法》规定,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 。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制定区片综合地价会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等诸多因素,且至少每三年调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征收农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标准,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其次,要关注土地征收程序是否合法。征收程序一般如下:
1. 拟定征收土地方案:由拟征收土地所在地县、市人民政府或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拟定。
2. 审查报批:拟定后,由县、市人民政府按照《土地管理法》规定的批准权限,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报人民政府批准。
3. 征收土地方案公告:征收土地依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当地予以公告。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要在公告规定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当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
4. 制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县、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 对相关情况进一步核实,制定具体方案。
5. 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并组织实施: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会公告该方案,并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和补充,之后支付费用,落实安置及地上附着物拆迁方案。
6. 清理土地和实施征收土地:补偿和安置方案实施后,相关部门会组织对被征收的土地进行清理,并组织实施征收土地和供地。
如果在征收过程中,农民认为补偿不合理或者发现征收程序违法,可以先与征收方进行沟通协商,尝试解决问题。若协商不成,还可以通过申请信息公开收集征收方程序操作中的违法点,注意收集相关违法证据,依法向辖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或者向当地政府部门反映情况,寻求合理解决途径。
相关概念:
区片综合地价:是指在城镇行政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依据地类、产值、土地区位、农用地等级、人均耕地数量、土地供求关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等因素,划分区片并测算的征地综合补偿标准。
征地补偿登记:是指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在征收土地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当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的,确认其土地权利及相关补偿情况的一种手续。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