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外调解不成该怎么办?
我最近遇到了一起民事纠纷,和对方在庭外进行了调解,但是调解了好几次都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我现在很迷茫,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处理这个事情了,是会直接进入诉讼程序吗?还是有其他的解决办法呢?
展开


在了解庭外调解不成的后续处理办法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庭外调解的概念。庭外调解是指在诉讼程序之外,双方当事人在第三方的主持下,自愿协商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能够节省时间和成本,也有助于维护双方的关系。 当庭外调解不成时,一般会进入诉讼程序。这意味着纠纷将由法院来进行审理和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比如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一旦进入诉讼程序,原告需要向法院提交起诉状和相关的证据材料。起诉状应当记明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等事项。法院在收到起诉状后,会进行审查,如果符合起诉条件,就会立案受理。 立案后,法院会安排开庭审理。在庭审过程中,双方当事人需要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查明事实,适用法律,作出判决。如果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还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除了进入诉讼程序外,当事人还可以考虑其他的解决途径。比如,再次尝试调解,可以更换调解人或者调整调解方案;也可以寻求仲裁机构的帮助,通过仲裁来解决纠纷。不过,仲裁需要双方当事人事先达成仲裁协议。总之,庭外调解不成后,当事人有多种途径可以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最合适的解决方式。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